成绩提振信心,蓝图催人奋进。本周,是一年一度的济南“两会时间”。会场内,讨论热烈,项目提升年、新能源、未来产业、现代化济南都市圈等成为“热词”。会场外,济南搞建设、谋发展热度不减。济钢集团、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作为典型案例,被央视关注报道;铺就区域协作新路,济南都市圈要建设首条环线;“空投”快递成真,济南首条低空物流线件民生实事项目出炉……
1月13日,济南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济南发展“答卷”来了: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会增长5.5%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3亿元,增长2.1%,税收占比72.4%,列全省第1位;积极开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直接消费超180亿元;获评2024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开工建设公共停车设施39处、停车位1.4万个;轨道交通站点综合治理扎实推进,210条公交线路实现与轨道交通换乘接驳;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0所、新建各类公园54处、累计建成“泉城书房”60家……
2025,济南准备怎么干?政府工作报告“官宣”今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重点是要聚力做好十一个方面工作:推进“项目提升年”、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进工业强市建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教育科学技术人才协同融合发展、增强城市承载力集聚力带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化数字赋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进民生福祉、统筹发展和安全。
小编点评:5.5%,济南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和去年经济运行增速持平。传达出的态度很明显:稳中求进。这是济南的目标,也是济南的信心。济南的经济发展,既有“稳”的基础,也有“进”的动能。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到生物医药,从大数据到新能源,济南正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增150家规模以上工业公司、1000家优质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量的新突破,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工业雄心。今年济南的关键词依旧是项目,计划全年实施投资过百亿元项目12个、过十亿元项目183个,全年引进总投资超50亿元项目10个以上。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感”,狠抓落实,济南经济依然有惊喜将释放。
泉城的未来,正在书写。济南两会的召开,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全面回顾,还是新一年谋划的大时刻。未来始于当下,打开发展新空间,正在于此刻的谋与动。锚定新目标,实干当先挑大梁,坚持干字当头、只争朝夕,一定能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2025年,济南将创造哪些惊喜,可以让我们期待。
1月16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谋发展启新篇》系列之《以改革破难题为发展增动力》。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接受专访,介绍济南市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更多标志性改革落地见效,谋划推动高水平发展的思路举措。
济钢集团、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作为典型案例,被提及。《焦点访谈》介绍,济钢集团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空天信息等新兴起的产业,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为我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济南积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通过深化长期资金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了人才团队可作价、信用数据可定价、知识产权可估价、科创企业可评价的工作体系,持续优化科技金融配套政策。
小编点评: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当前,济南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势头愈加强劲。近年来,济南先后被赋予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一系列重大平台。济南肩负起先行先试的国家使命,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效果抢眼。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分别增长了58%、57%和3.4倍;瞪羚、独角兽等科技型企业不断涌现;科创企业获贷率显著提升……一座全国科创金融领域改革发展“风向标”城市已见雏形。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壮士断腕”的济钢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从炼钢铁到造卫星,可以说一个“地下”,一个“天上”。看似天马行空的跨界背后,实则是济钢深刻的现实考量。立足制造业基础、大量产业工人的优势,积极发展空天信息等新兴起的产业,济钢重返中国企业500强。期待济南向全国交出更多的凤凰涅槃之作!
近日,不少市民发现,济南的外围高速公路出现了“济南都市圈环线年,《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2024-2030年)》提到,要畅通都市圈公路网,加快济南都市圈环线等项目建设。
济南都市圈环线是基于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而来。其中,二环线的东环段、西环段、南环段、北环段分别对应济南都市圈的东、西、南、北环,总里程272公里。东环段起自济南唐王枢纽互通立交,经济南市历城区、章丘区,通过曹范互通立交与京沪高速联网;西环段起于京台高速禹城互通以北,途经德州市禹城市、齐河县和济南市长清区,止于万德互通立交以北;北环段起自章丘区黄河镇以北,途经章丘区、济阳区和德州市临邑县、禹城市,止于梁家镇北,向西南顺接济南都市圈西环段;南环段起自曹范枢纽立交,途经济南市章丘区、历城区、长清区,止于德州市张夏镇黄草洼西南。
小编点评:济南都市圈要发展,先行在交通。济南都市圈环线的加速成形,将增强济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城市与济南之间的经济合作、资源流通等交流,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发展。以济南都市圈北环段为例,之前从济南章丘到济阳再到德州临邑、禹城,多为县道、村路,2市4区县通行时间约2小时。北环段通车后,通行时间缩短30-60分钟。济南都市圈内居民出行,有了更多路线选择。打造省会城市“一小时经济圈”,济南正换挡提速!
1月17日,济南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率先在快递物流行业试水,首条低空物流线路在长清区试航成功。满载着邮政快件的快递无人机从长清区平安街道的韵达快递分拨场地出发,仅用时10分钟,顺利抵达目的地山东交通学院长清校区。据介绍,快递无人机低空寄递,可以大幅度降低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无人机配送0.8元/公里,车辆配送3.5元/公里。
小编点评:低空物流是“低空经济+物流”的新商业模式,以其快速、灵活、成本效益高等优势,成为物流行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次低空物流航线的成功试航,是济南探索低空经济商用场景的一次实地演练。去年,济南发布空天信息领域50个数字场景——从消费级无人机、飞行汽车、无人机配送,到生命救援、农业种植、电力巡检、旅游观光等,涵盖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济南市低空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精确指出,到2027年,济南将开通100条以上低空航线。济南低空经济产业,大有腾飞之势。
1月17日,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员会议召开,表决通过了关于2025年济南市民生实事项目决议。人大代表票决产生的民生实事项目共20项,涵盖教育、就业创业、卫生医疗、城市建设、道路交互与通行、社会治理、社会保障等方面。
2025年济南办好这20件民生实事:加强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新增公园绿化活力空间210处;提升燃气设施安全水平,守护市民“安燃”用气;更新改造供热设施,织密织牢供热“一张网”;优化片区交通治理;全民健身设施更新提升;居民居住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优化公交线网;建成普惠性托育机构300家;深入推动“社区微业”促进“家门口”就业;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面向社会开放;生育津贴“免申即享”;高标准打造万米公园智慧健身步道;线上线下融合,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为市民常态化发放市场监管“一券三卡”;法律服务惠民生;推广预付消费“信托式”监管新模式—济南“预付宝”;人防工程“清凉一夏”便民服务活动;农村基础设施以工代赈补短板项目。
小编点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生育津贴“免申即享”、万米公园智慧健身步道......民生实事也要落好“有感”一针。2025版济南民生实事项目,聚焦市民生活中的“关键小事”,满足市民差异化、精细化的新需求。去年,济南20件民生实事项目全部提前完成,有的项目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相信在不懈奋进下,新一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必将如期完成,泉城民生画卷愈发绚丽,市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